五四 | 设计青年的峥嵘岁月
张峥,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博士、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英国皇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现任集团技术发展部副主任,主管大跨度钢结构设计业务及BIM业务;同时担任同济大学产业团工委书记、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幕墙委员会专家委员。
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觉悟,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保持高度一致。认真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紧抓一线业务工作,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并践行中国梦,为上海“四个中心”及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2007年起就职于同济设计院,从基层工程师做起,踏实做好每一个工程项目。长期从事超高层建筑以及体育、会展、文化、交通建筑等复杂钢结构的设计与研发工作。参与完成众多大型复杂工程80余项,如上海中心大厦、奥运会北京大学体育馆、米兰世博会中国企业联合馆、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东方体育中心、济宁奥体中心、遵义奥体中心、遂宁体育中心、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刘海粟美术馆、敦煌机场、高铁兰州西站、重庆西站等。
长期坚持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多个项目获得由中国建筑学会和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协会评选颁发的建筑结构专业奖项10余项,如“大跨度张弦结构成套技术研究及创新工程实践”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常熟市体育馆获第八届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一等奖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结构专业二等奖;遂宁体育中心获2015年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兰州西客站站房工程、上海交响乐团迁建工程、中国企业联合馆获第九届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二等奖;漳州体育场获2015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结构专业二等奖;济宁市综合体育馆、游泳跳水馆、邹城市体育中心获第九届优秀建筑结构设计三等奖;兖州市体育馆获2015年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三等奖。参与完成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如原铁道部“大跨建筑钢结构设计施工技术深化研究”、上海市科委“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等。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并于2013年出版学术书籍《大跨度建筑钢屋盖结构选型与设计》。
2015年担任技术发展部副主任,分管集团BIM业务。BIM技术是实现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是促进建筑行业“互联网+”的重要战略。上海市颁布《上海市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加速了BIM的普及推广。集团近年来的BIM业务迅猛发展,从业人数也不断增加,已发展至近百人的专业BIM团队。BIM中心在集团有关规章制度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质量管控、业务流程、员工培训、员工考核、品牌推广等制度体系,在团队建设、技术积累、业务提升、品牌推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提高团队业务水平。BIM中心承接了集团绝大部分BIM业务,并获得多项行业荣誉,如中勘协创新杯BIM设计大赛特等奖、2015年度创新杯特等奖,团队成员在首届“建工杯”上海市青年BIM技术应用大赛中斩获一等奖,部门获得最佳组织奖,并同时成为青年BIM联盟首批会员单位,为行业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担任同济大学产业团工委书记和集团团委书记,在校产业党工委、校团委和集团党委的指导下,结合我院青年员工多、工作压力大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团工作,通过系列活动,如游泳、瑜伽、烘焙、摄影、亲子、母婴等形式,以丰富青年生活、凝聚青年力量、强化青年的企业认同感;紧抓“争红旗、创特色”的机遇,围绕 “班子、主题、基层、阵地”四方面,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立足青年,推动团品牌活动扎实开展;紧抓基层,深化推优荐优工作的继续发展;发挥优势,开辟团组织活动新兴阵地。力图创建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为校产业系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为员工的身心健康贡献力量。